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内容阅读

透过“滤镜”看民国文人

作者:颜亮来源:南方都市报发布日期:2014/6/4 17:43:36浏览次数:3517

分享到:

“先生之风———罗奇民国学人肖像展”将在莞举行
 


《张爱玲》,罗奇,布上油画,245cm X 80cm,2012年

 


《章太炎》,罗奇,布上油画,245cm X 80cm,2011年


      南都讯 记者颜亮 实习生丁雯 6月7日,“先生之风———罗奇民国学人肖像展”将在东莞21空间美术馆开幕。本次展览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小彦、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胡斌策展,油画家罗奇以带有个人味道的笔调,创作了王国维、陈寅恪、李叔同、张爱玲等35位民国学人的肖像画,给观众展示不同于大众印象的民国学人。


不趋时流的独立思考

  罗奇现任职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,惯用清雅冷静的色调,其风景画作和人物肖像都带有清晰的个人印记。罗奇认为,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触摸边界,例如道德制约、身体极限、政治边缘等,许多艺术家选用刺激、张扬、夸张的形式来引起大家的注意。他希望通过个人努力在现代语境中保持独立性,真诚、真实地创作,呈现冷静客观的作品。

  在画家的笔下,东莞本土学者容庚、容肇祖的形象得以重现。罗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,力求刻画真实的学人形象。容庚是金文专家,研究对象是遥远的古代文字,画家因而将容庚放在相对虚幻的背景中,带出对历史的沉思。至于民俗学家容肇祖,由于经常深入各地考察采风,因此罗奇选用了朴素的衣着,呈现了学者轻松自然的状态。


透过“滤镜”看民国

  对于罗奇的“民国”学人系列,策展人胡斌解读道,这组作品不属于观念特别超前的表达。但是这个画家的作品有一种统一的、灰暗的色调,他将全部人物都用这种色调覆盖,就好像加了滤镜,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体验、观察、理解,让大家看到另外一个版本的民国形象。

      个展的作品都是具体的人物,符合了杨小彦提出的“具象中国”的脉络。谈到对历史人物肖像画这一画种的理解,胡斌引用了克罗齐的话“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”。肖像画曾经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工具,受意识形态制约,更倾向表达统一的声音,例如中国的“苏派油画”。现在的环境宽松自由,让艺术家得以表达对历史的多元看法。就罗奇本人来说,他在高校工作,对当下知识分子的困境有真切的感受,从这组肖像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。他用不同的画笔展现历史人物的面貌,带给现场观众独特的观感,跟当下的现实产生了联系,也契合当下的“民国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