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公共教育 » 内容阅读

艺术鉴赏沙龙——“艺术革新与富户珍藏”

发布日期:2014/12/15 17:03:50浏览次数:4595

时间:2014年12月20日(周六)14:30
地点:21空间美术馆
主讲:樊林(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)
活动免费  名额有限
参与方式:
观众请在2014年12月19日前发送“姓名+人数+电话
或电话:18902698980(公共教育部杨小姐)
或回复美术馆微信平台:gd21samg
报名成功将有专人致电联系

 

  从19世纪60年代到1874年举行第一次画展,克劳德•莫奈(Claude Monte 1840—1926)和他的友好们将画架带出画室,尽量地对景写生,面对母题,记录视觉形象。明确地反对在画面中强调道德、教育功能,也希望尽可能地抛弃视觉经验,将绘画过程的现实性放置在最首要的位置。

  《喧噪》周刊登载一篇评论家路易士•勒鲁瓦(Louis Leroy,1812—85)讽刺展览的文章,以莫奈的《印象•日出》一画的标题来讽刺这个展览会作品为“印象派”。这个名称在很长一个时间段里,都带有嘲讽的意味。而它真正的涵义以及影响,在历经过数年的批评、讽刺之后,得以显现。印象派艺术家虽然从未赢得整个官方艺术界的肯定,甚至遭到侮辱性的公开责难,但他们受到有修养的知识界的承认。

  经过多年的坚持,印象派绘画渐渐成为富户珍藏,也走进官方博物馆、美术馆,印象派画家的成功,是全世界艺术革新者共同珍惜的话题。

  通过梳理印象派绘画的接受历史、收藏记录,我们将看到艺术固有的独特性产生在现代社会的前提下,是艺术家、商人、批评家和收藏家共同将每一个时代的前卫艺术推入了人们的视野。

  我们将以印象派为例证,考察艺术作品超越时间的增长意义和财富价值。

主讲人介绍
樊林

2006-2007   
任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文艺学专业访问学者,现为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,主要致力于西方美术史教学、研究;

 

1993        
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,获文学硕士学位;

 

1990        
毕业于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系;

论文
《奥德•奈卓姆绘画中的“雌雄同体”形象》;
《西方美术史教学中的“技术性介绍”》;
《“新技术”在美术史教学中的批评性反应》;
《她们的现在式》;
《相机诱导的画笔》;
《与身份寻找同时行进的文化建构》;
《作为叙事的“新表现主义”》;
《勉为其难的情色之思》;
《同样的视觉创造力》;
《艺术史学中的“技术性”话语与人文精神》。

艺术评论(部分)
《历练与承担》;
《陈侗的方程式》;
《现实与诗意》;
《勉为其难的情色之思》;
《“技术进步”时代的“回望”》;
《年轻的挪威“动力”双年展》;
《安静的涌动》;
《萌动之处,一笔千年》;
《冯峰作品的两个支点》;
《石湾的虞公窑》;
《概念先行的“实验艺术”》